时间: 2014年6月24日(周二)上午9:00
地点: 校本部东区翔英大楼T516
讲座: 深度组织血流量、氧含量以及代谢的近红外漫射光学测量
演讲者: 美国肯塔基大学 禹国强 副教授
主办单位:通信学院
演讲者简介:禹国强,199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起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5年各类研究职务,并担任1年研究助理教授。2007年起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至今。他的研究兴趣是开发各种光散射技术对血管疾病的无创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今获得了大量联邦和私人基金会经费支持。余博士目前担任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并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共同主席,以及担任众多基金和期刊审稿人。他的研究已经被媒体报道并获得美国专利,至今已发表70多篇同行评审论文和书籍章节,以及超过250次的国际会议发言。
讲座摘要:近红外光谱(NIRS)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快速、便携和廉价的深部组织氧含量的测量方式。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总浓度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主要依靠组织生色团在近红外(NIR)吸收谱中的差异。近红外(NIR)弥散相关谱(DCS)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能够在深部组织中直接测量血流参数。 DCS利用近红外光光强的快速时域波动来测量微脉管系统中的移动散射体(比如红细胞)的运动。在仪器中将DCS和NIR结合起来能够同时测量组织血流和氧含量,从而估计组织氧代谢情况。这种混合工具已经在临床护理上用于监测组织血液动力学和代谢,从而量化组织生理指标,诊断各种疾病(如癌症、中风、睡眠障碍以及外周动脉疾病)和连续监测疗效(如化疗、放疗、光动力疗法以及动脉血管重建)。本次报告综述了NIR弥散光学技术的历史以及在动物和人体上的最新应用情况。
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参加!